新春走基层 | 赋能“机施战队” ——隧道股份上海路桥内环高架提升工程中的“新型产业工人”身影

发表时间:2023-02-24 09:15

              运行28年的内环高架完成内圈改造,变年轻了!

              内环高架“年轻化”工程试验段完成。空间整体焕新!

              桥上桥下空间整体“焕新”!内环高架(四平路-政本路)内圈改造完成。

              ……

新春伊始,沪上媒体纷纷报道:国内首个核心城区高架“年轻化”改造试点项目——上海内环高架设施提升及功能完善工程(四平路-政本路)项目正式完成。近日,记者来到上海市道路运输局指定的应急抢险基地——隧道股份上海公路桥梁(集团)有限公司机械施工公司(以下简称上海路桥机施公司)的所在地,走进幕后功臣“易峰匠心工作室”,了解这场考验“机施战队”实力的工程。


图片


“长筹划、短施工、高效率、低影响”,几个简短的词语就形象地勾勒出了“易峰匠心工作室”的工作特点。“机施战队、激流勇进、誓创一流”更是彰显了工作室的精气神。

2020年,多年探索实践新型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之路的上海路桥机施公司成立了“易峰匠心工作室”。该工作室的名称来源于公司内部两大项目部负责人的名字,即安装项目部的项目经理金易和机械施工项目部的项目经理蒋海峰。目前,“易峰匠心工作室”拥有成员22人。安装项目部主要负责现场的具体施工,而机械施工项目部则负责施工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

早在几年前,“易峰匠心工作室”就进行了关键工艺可行性研究和全流程演练。项目开建后,因施工区域位于上海中心城区主要交通路段,离周边居民、单位距离近,车流量极大。因此在改造期间,如何保证在大流量交通下,不断交施工是一大难题。

为最大程度减小对市民出行的影响,“易峰匠心工作室”实行白天、晚上两个时间段精准施工方案。白天施工期间仅占用1根车道,保证高架4根车道正常通行;深夜23:00-凌晨6:00施工期间,高架采取部分封闭、地面交通尽可能不占道、少占道。每周有效施工时间仅为55小时。


图片


细盘算、巧融合,管团队有一套

这次项目,金易所在的上海路桥机施公司安装项目部承担着这段长688米的内环高架内外圈防撞墙和边梁的更换任务。作为项目预制构件安装分队的队长,金易每天都要盘算很多:人员、设备、工作量……每个步骤环环相扣,一有不慎就会对后续工序产生影响。

2011年本科毕业的金易迈入上海路桥的大门,至今已有十余年。在实践工作中,面对转型升级、逐步迈向数字建造时代的建筑业,他觉得昔日所学所知远远不够,需要学习更多不同领域的技能。于是,他再次迈入知识殿堂,边工作边学习机电专业知识,并将这些知识融入到日常管理中。他告诉记者:“新形势下,建筑业需要一专多能的产业工人队伍。”

图片

在金易的管理下,所在的上海路桥机施公司安装项目部是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机施战队,也是一支拥有自有技能专业员工的产业工人队伍。这支仅有10名员工、平均年龄33岁的队伍,肩负着上海许多急难险重项目的突击施工任务。队伍中测量员、施工员、安全员等专业技术岗位人员齐全,有6人拥有起重指挥特殊工种证书。


战高温、守一线,一步步成为多面手

内环“年轻化”改造试点项目具有作业面狭小,工序、作业班组交错,设备密集的特点。各工序之间的高效协同就显得尤为重要。为确保每日准时开放交通,全流程每一道工序施工时间精确到“半小时”,节段防撞墙安装中实际缩短至30分钟,一体式板梁更换短至90分钟。而这一切的实现更是离不开安装项目部项目副经理蔡辉的努力。

图片

在高温下,伴随着挖机、铲车的阵阵轰鸣,巨型吊车挥舞着“大臂”,蔡辉指挥工人进行桥梁拆建。尽管安全帽下套着大帽檐遮阳帽,长袖长衫全副武装,当他脱下这身装备时也已全身黝黑了。这是蔡辉工作的常态,坚守在施工一线就是他的工作。

图片

蔡辉2003年技校毕业后,进入上海路桥工作。一步一个脚印,成为能扛大旗的多面手,开挖机、铲车、吊车都不在话下。在他看来,新时代下的新型产业工人需要一手抓理论、一手抓实操,练得了过硬本领、带得出过硬队伍。他在工作中努力完成大专学历,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自己。

   

学原理、搞发明,没有做不成的事儿

如果说金易是现场的“大管家”,那么蒋海峰就是现场设备的“主人”。1996年,刚满23岁的蒋海峰,大学毕业后踏上了工作岗位,正式开始了他的“工程人”之路。如今,距离他进入上海路桥工作,已经过去了整整27年。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小半生都奉献给了工程施工”。

为了降低施工对周边的影响,上海路桥机械施工项目部项目经理蒋海峰前期做了大量的试验,“现在我们用的是超高压水射流进行切割作业,为了降低这项工艺带来的噪音,一方面我们和厂家、上海环境研究所试验,采用降噪吸声的材料,另一方面,也给设备喷涂阻尼材料,从震动源头减少噪音。”除此之外,蒋海峰在内环施工期间,也不断在进行着设备的小发明、小改造。为确保施工现场工人的安全,他设置了危险区域的声光报警系统。为提升防撞墙安装效率,他又发明了快速化测量装置……

图片

“内环高架设施提升及功能完善工程(四平路-正本路)防撞墙更换,在新预制防撞墙构件安装的过程中,涉及到一个安装的精度问题,那么就可能存在方向偏差,我就通过这个传感器来检测它的偏差……”蒋海峰介绍道。在采访中,他向记者展示了他研发的预制防撞墙三维辅助安装装置,能够对防撞墙的安装进行辅助测量。这项装置内部 有程序设定,当偏差超出一定范围,则会出现语音提示。蒋海峰说:“别看它长得不太精致,研发出来还是要下点功夫的,为此我还自学了好久的编程呢。”

“活到老,学到老”是蒋海峰的人生信条之一。他深耕技能、在传承中不断创新的工作态度,与上海路桥新型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理念不谋而合。


图片
图片


自项目启动以来,“易峰匠心工作室”两支产业工人队伍协同合作、工程师与技师 精密配合,冒酷暑、战风雨、斗严寒,历经艰苦鏖战完成内环“年轻化”改造任务,用行动展现了“机施战队、激流勇进、誓创一流”的精气神,展示高素质、多层次、一专多能的新型产业工人队伍风采。


交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交于心     筑于城
市场部热线:0791-8395 0008
市场部邮箱:biz@zhongbiao.com.cn


集团总部: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凤凰中大道850号恒盛银都A座1303室